互聯網時代,
人與人溝通多用網絡而非面對面。
殊不知不論大師還是普通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場;
而此氣場非面對面交流不能感受。
有著敏銳嗅覺的ArchiDogs,
帶你去親身鏈接每個獨一無二的氣場……
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何志森老師喜歡低頭,經常提及「謙卑」這個詞。
2016年10月29日下午,澳大利亞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景觀設計師大會(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LandscapeArchitecture)在澳大利亞堪培拉的國家美術館舉行。在滿場的白人中何老師的黑頭髮黃皮膚十分搶眼,而他的演講「Mapping for Humanity: My Nomadic Teaching Practice in China」 同樣出挑。他在中國兩年遊牧式的教學經歷感動了現場的600多名聽眾。
何老師現場發言
何志森老師是澳大利亞都市非正規研究工作室(UrbanInformality Lab) 聯合創始人,MappingWorkshop的發起人,廣州扉建築事務所學術顧問。從2014年至2016年,何志森老師在中國和澳大利亞的70多個建築院校和設計機構進行巡回演講,並通過 mapping工作坊的形式穿梭在中國的不同高校之間來參與中國的設計教育。兩年25個mapping工作坊,90多場講座,他一直沒有停下腳步。
何老師總結繪制的中國區遊牧圖
01/
Mapping工作坊:自下而上
「Mapping是一個連續觀察和發現的過程。它記錄了觀察者在一個或多個不同場地內如何發現或者創造各種離散元素之間隱藏的關係,然後把這些關係帶入到設計中,最終產生出更為人性,包容,連續和靈活的空間管理模式。和至上而下主導的map不一樣的是, mapping的過程經常是在人的尺度上自下而上的操作完成。」
何老師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mapping工作坊是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舉辦的「尋所未見」工作坊。旨在幫助學生理解日常生活和向邊緣人群學習。這樣新鮮的理念與形式打破了國內傳統建築教育的模式, 學生的最終成果展覽影響特別大。至那之後何志森老師的名字和他的mapping工作坊被很多高校的老師和學生知曉。
「在第一個mapping工作坊結束之後,一個觀察在花城廣場賣礦泉水小販的學生告訴我,這個工作坊讓他第一次知道竟然有這麼多不一樣的人群在無時無刻的顛覆我們職業設計師設計的空間。」那次之後,一個月一次的工作坊,一直做到現在。
扉建築「廢墟里的桃花源」工作坊「肖申克的救贖」組
扉建築「廢墟里的桃花源」工作坊現場照
廣州美術學院「加厚的邊界」工作坊彙報現場
「傳統意義下的地圖就是場地現有或可見元素的一個匯總。它沒有能力反映和紀錄日常生活和個人的空間經歷,也和最後的設計沒有太大的關聯。作為一種客觀的傳統表現手法,地圖忽視了場地之中看不見的關係,從而想當然地把場地的複雜性和豐富性給抹殺了。」 而mapping探索的是人在空間的各種行為活動。這種調研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普通人群是如何在艱苦的條件下使用甚至更改我們的城市日常空間的,以及他們的策略和戰術。對於何老師而言,這些策略和戰術正是設計師很好的設計工具。
「和客觀描述場地現有元素不一樣的是,mapping是一個發現發掘場地的隱藏特徵並且真實呈現我們所居住的日常生活空間的過程。它也是一個連續觀察和發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場地內外新的關係和連接被建立起來,一個對空間和場所系統的理解產生了。同時,mapping是一個帶有獨特議程的創造性行為,為我們更好的解讀城市提供了不一樣的故事敘述方式。」
從 2014 年到今,何志森老師的 mapping 工作坊突然在中國的建築院校刮起一陣旋風,影響了許多的學生和老師。Mapping工作坊給學生帶來了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訓練。今天,許多建築院校的學生都慢慢面臨這三個能力的缺失。在mapping工作坊里,前期跟蹤觀察,中期的構圖思考和後期策展是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每一個工作坊,何老師都希望能夠通過對這三個部分的重點訓練來重新激活學生這些與生具來的最基本的能力,可以提供給他們一個不一樣的對城市的思考方式和觀察角度。
因為工作坊是一個正規教育體制外的東西,不干擾原本的教學體系。何老師完全賦予了學生自由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他的帶領下「站街女」 「流浪漢」也都能成為研究課題之一。拋開體制的拘束,一切都變得輕鬆和好玩。同時這樣的不干擾也給了何老師教學上的自由。國內現在比較主流的研究方向很多都是跟大數據有關,人文學科很多時候都不被重視,對於何老師來說那才是設計的基礎。
中南大學「都市針灸」工作坊「站街女組」
華南理工大學「小題大做」工作坊「花轎組」
武漢大學「規劃的混亂」工作坊「繃子床組」
在工作坊中,很多學生老師也經常困惑mapping和後續設計的關係。「當然,mapping不只是一個帶有創造性的設計表現手法,它還是一種可操控和有效的設計驅動力。Mapping更強調的是一個從看見和注意到到發現和介入的過程的形成。它給設計師提供了一個通過層層挖掘場地複雜性和豐富性來理解場地真實特性的一種方式。因此,mapping也是設計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戰略部份 - 它很好地把分析式思考和設計提議放到了一起。」
在mapping工作坊里,學生每天從早上6點到晚上12點連續觀察和記錄誰在使用空間,如何使用空間,在這空間里發生了什麼故事, 並跟蹤使用者到不同的地方。對於何老師來說,這種對場地的認知和發現是設計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場地mapping是設計的第一階段的介入,在學生獲得發現的那個時刻,他們其實就已經在開始設計了。
在中國的過去十年中,設計時間的緊湊根本不允許設計師去完成這件事。曾經聽到過宜家的設計總監說為什麼宜家的東西那麼受歡迎。這位總監說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去都會去拜訪當地居民,觀察他們的生活,他們是怎麼使用那些東西的,甚至跟他們同住一天。這些看似是浪費寶貴設計時間的行為,常常被輕易省略,但這恰恰是設計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工作坊里,學生不只是充當一個觀察者或者研究者,我經常讓學生自己代入那個被觀察的角色,讓自己變成小販子,村民,流浪者或者站街女。在華南理工建築學院「都市偵探」工作坊里,有一組學生觀察花城廣場買冰糖葫蘆阿姨,他們幫小販阿姨賣冰糖葫蘆,賣的過程中城管來了,在和城管周旋的時候學生發現了不同的逃跑路徑,最後學生為小販阿姨設計了不同的逃跑路線。多棒啊!另外的一個學生在賣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不能扛著冰糖葫蘆桿去廁所,很痛苦,後面他才知道小販阿姨為了避免上廁所一天不能喝水!最後他為小販阿姨設計了一個帶廁所的可變形的三輪販賣車,一個可以根據販賣物品來靈活改變空間的移動裝置。如果學生沒有這些親身經歷,總是坐在電腦前面畫圖,他們怎麼知道場地使用者的真實生活和使用經歷呢?」
華南理工建築學院「都市偵探」工作坊
「冰糖葫蘆」組成果展示 (提供者:潘昭廷)
「當一個建築師連生活的美都發現不了,理解不了,你怎麼為別人創造生活的美?」在mapping工作坊里,何老師非常希望學生們能夠體察小人物們對日常空間的使用和需求,並練就一雙關注平凡人生活的眼睛。至於怎麼應用到以後設計,何老師說不要那麼遠。「如果什麼事都要回到設計,就變的很無趣了。」 在每一個工作坊里,何老師很享受跟他的學生一起學習一起玩。每一個學生都會教給他很多很多新的東西。他還是他,隨心而行,何必以後。
02/
一個不像老師的老師
在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讀完景觀研究生後,何老師在墨爾本三個不同的公司工作了七年。七年之中接觸了景觀,建築,城市設計和城市規劃四個不同的方向。同時碩士畢業之後在導師的推薦下,他也在學院擔任了一個兼職的助教職位。在公司與學校之間來回奔波,忙碌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七年之中,身體每天都在抗議。「這七年也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我就對自己說要做一個選擇,一直兩邊跑沒辦法全力以赴。我一直是很糾結是實踐還是教書,還是找一個平衡。其實我是一個很叛逆的人,我的父母還有哥哥姐姐都是老師,所以我就不想跟隨他們繼續教書。我一開始很抗拒教書。」
何老師在澳洲事務所的工作照
在何老師剛開始教書的時候,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的學生大部分還是當地人,不像現在有這麼多中國留學生,學院的老師也都是白人。在這樣的環境里他變得十分特殊,沒有可以借鑒的中國老師,也沒有跟他同樣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師。他總是給自己很多壓力。
「幸好我看起來不像老師,學生都還很喜歡我。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從很不自信慢慢喜歡上這個職業。國外的小孩跟老師比較像是朋友,比較獨立。所以在這七年里,我是一點一點慢慢喜歡上教書的。」
03/
從參數化中跳脫
在博士期間又因為研究方向換了三次導師。讀博一開始接觸參數化和圖形表現,整日整日的對著電腦,將數據變為漂亮的圖形,日復一日抑鬱開始滋生。他開始思考真實生活里的建築。看著那些由數據堆積而成的建築在中國城市裡拔地而起,逐漸蔓延,他開始擔心。
「我覺得參數化是一個很好建築設計工具,但我總是有一個疑惑-參數化建築會不會將來在中國成為主流?我覺得在我們應該需要有百花齊放的設計方法,不能說大家都學扎哈那樣去做流線建築吧!」「因為畢竟中國是一個自下而上發展的國家,地域文化和傳統生活方式是非常豐富和多樣性的,跟西方發達國家的自上而下一刀切的城市規劃模式完全不一樣。」
在這樣的思考中矛盾而又痛苦的讀了半年,何老師覺得這個研究已經不再說服他繼續下去,反而痛苦愈演愈烈。「最後一次換導師的時候我下定決心想要做一些非主流的研究,就算那研究是邊緣化的、不被認同的我也要做下去。讀博士這麼辛苦,我一定要做一些自己喜歡又有意義的事。」
04/
一道圍牆生出的工作坊
「在澳洲讀博期間,我讀了一本中文書叫《非正規性城市》,一本關於如何通過平民的創造來重構日常空間的書。我覺得以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城市特別有意思, 於是我特地去廈門拜訪了其中的一位作者,華僑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龍元老師。」在跟龍老師交流得到啓發的同時,他的一幫學生也帶給了我另外一個驚喜。「這些學生帶我去華僑大學校園外一個跟村莊相連接的圍牆,一大幫送盒飯的小販在圍牆外用晾衣稈把盒飯送上去。以前我會覺得這行為簡直太糟糕了。但是那一剎那我覺得這個圍牆本來是建築師用來隔絕空間的,隔絕人群的,現在卻變成了一個磁鐵,吸引兩邊的人過來,我覺得這太神奇了。隨後我就在華僑大學和那幫學生做了一個有關圍牆設計的工作坊,記得那是在2010年。」
那個工作坊是何老師博士研究的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回去之後他毅然決然換了研究方向。這也是mapping工作坊的起點,用mapping作為一個手段,研究邊緣人群和日常生活空間。
華僑大學旁的圍牆
「因為生存的需求,邊緣人群比平常的人更容易發現城市的那些模糊的空間。就像流浪者,他們知道城市的基本設施系統,知道垃圾車什麼時候來,哪一條街道有更多的食物,有什麼類型的食物,周邊居住了什麼類型的人,他們對周邊環境比我們平常的人要更加敏感。所以我一直鼓勵學生要學習他們在逆境之中求生的智慧和策略。
何老師在圍牆邊上和村民交流
05/
回到中國,向平民學習
「在我的博士論文答辯的時候,評審考官都很感動,很驕傲我選擇做這樣一個關注貧窮,關注邊緣化人群的研究。記得其中的一個評委William Fox教授說你是一個中國人,你為中國城市化中出現的明顯的現象做了這樣的研究,我很敬佩你,但你如何用博士學來的知識回饋中國的建築教育?那個問題一下子難到了我。」
何老師博士論文部分圖紙
博士論文答辯現場
「另外一個評委問我將來會以什麼方式傳播我的研究,培訓?講座?工作坊?其實我也不知道,我都不知道國內誰會去欣賞我研究的這些東西,其實那時候我根本就沒打算過回去的。」
「但是不可否認,這些邊緣和日常的東西其實是我們中國城市裡最為真實的景觀。雖然有時候真實很醜陋,摻不忍睹,但設計師不應該為此拒絕或者回避它,而應該看到真實後面的溫情和所謂平凡的美 。」
「其實我一直很想把我博士學來的這個東西傳遞給中國學生,讓他們知道做設計並不是只給甲方和領導做的,還要考慮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也許這就是後來何老師想通過mapping工作坊這一方式為中國的建築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讓這些長期居住在象牙塔里中國未來的設計師們走出圍牆去瞭解真實的生活和關注最為平凡的人群。只有這樣,他們做出來的作品才有人性,才能夠更為包容和更接地氣。也只有這樣, 他們才能夠做一個有責任和良心的設計師。何老師一直強調,mapping工作坊傳播的不是一種教學方式,而是一個設計價值觀。
談到對建築專業的定義,何老師一直認為生活就是設計,所以他不是特別贊同把「建築」當作一個專業來教。「學建築對我來說就是去理解生活,理解人性,理解平民的智慧,因為建築最後就是給人使用的。離開了人,建築就失去了靈魂。」 何老師引用了泰拉斯.格雷斯哥的一句話:「有時候,尋得一個更美好之地的最佳方式就是努力把你我身處的地方變的稍微更好一些。」在工作坊里,何老師經常告誡學生設計師不是上帝, 也不是超級英雄,不要動不動就想做大的項目,不要想通過「設計」來解決一切問題。
「在過去多年的教學生涯里,我一直鼓勵學生去擁抱小的東西,做小的事情。我也一直努力地讓我的學生明白:如果哪一天,你可以通過你所學的知識來改善你周邊的空間或者一部分人的生活,你就很了不起了,哪怕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設計。」 對何老師來說,一輩子能專注做一個小的東西也是很偉大的。
中南大學「都市針灸」工作坊全家福
何老師因為做喜歡做的事情,所以每做一個工作坊,都享受其中,享受哪怕就一個學生因為工作坊而做出的一點小小的改變 。「教書就是我的實踐,就是我的項目。這些項目是可持續性的,像一個種子,種下去總有一天會發芽的 。很多時候,實踐總被誤解為一定要蓋房子,做商業項目,其實教學生就是實踐的一種。」
在過去兩年遊牧式的生活里,遇到的攙扶和幫助也是何老師堅持下去的動力。「這兩年來我真的遇到了很多很多的貴人,我特別感恩一路上有很多老師欣賞我,理解我,在背後默默的支持我,為我提供食宿,為工作坊提供資助。在薪資微薄的情況下,還有這麼多老師們不忘初衷,沒日沒夜和我一起玩工作坊,真的很令人感動。他們好偉大。」
06/
何時停下遊牧的腳步?
何老師表示只要還需要mapping工作坊,他還會繼續做下去。但是未來想回澳洲開一個給設計師使用的咖啡館。「人生這麼苦短,每件事情都要嘗試一下,老的時候才不會後悔。」
最後,附何志森老師mapping 工作坊名單。何老師的路,有沒有經過你的母校呢?
2007 同濟大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與昆士蘭科技大學聯合工作坊 「超級都市主義」
2009 賓夕法尼亞大學與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聯合工作坊 「流動的景觀」
2011 華僑大學建築學院工作坊 「跳躍的線」
2013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工作坊 「尋所未見」
2014 集美大學孫厝社區營造工作坊
2014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工作坊「都市偵探」
2014 廈門茶廠社區營造工作坊
2015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工作坊「超級平凡」
2015 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工作坊 「小題大作」
2015 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工作坊「空間黏度1」
2015 廣州美術學院工作坊 「加厚的邊界」
2015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工作坊 「非正規」
2015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工作坊「規劃的混亂」
2015 扉建築與廣東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聯合工作坊 「並非公園」
2015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工作坊「變形城市」
2016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工作坊「無名先生」
2016 中南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工作坊「都市針灸」
2016 暨南大學理學院工作坊「看不見的城市」
2016 扉建築星海音樂廳工作坊
2016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工作坊「mapping曹家巷」
2016 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工作坊「空間黏度2」
2016 台灣淡江大學、台灣成功大學、台灣南華大學、同濟大學、重慶大學和武漢大學海峽兩岸聯合工作坊「模糊地帶」
2016 西安美術學院工作坊「微烏托邦」
2016 扉建築與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工作坊「廢墟里的桃花源」
2016 湖南大學建築學院工作坊「非正規城市:高線市場」
2016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工作坊「超級平凡2」
2017 扉建築兒童mapping工作坊
2017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與同濟大學聯合工作坊
訪談 |雷燦 汪澄波
文章編輯|朱文慧 雷燦
上一篇:美丽时代——安哥摄影展
下一篇: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