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取决于他们是谁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Behavior = Personality+Environment
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位于学生生活学习功能区的中心地带,毗邻百周年讲堂和三角地,是一处集学生活动、服务、管理等功能于一身,兼具中西特色的建筑群。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功能单一化和设施老化问题让空间无法满足学生们的课余需求, 以小剧场为起点,让新太阳学生中心成为校园创意“汇聚点”是本次项目的重点。
▲新太阳学生活动中心
▲新太阳学生活动中心室内空间改造前
“人体内里的细胞属性会潜意识地引导人的行为”,根据这个观点进行延伸,一个空间的活化可以通过注入经过创意研发的单元构件,来开拓空间的功能,进而达到将“闲置空间”甚至是“废墟空间”转化为“幸福空间”的理想状态。
“在有限的预算内,我们思考应该坚决不做装饰性的设计,努力创建一个细胞组件,成就我们的创作。”——项目设计师黄毅(扉建筑合伙人)
细胞与构件:功能搭建
正如人体细胞是负责创造一切基本功能的构件一样,设计师以“化小-Less is more”的概念开始构思,让每一块组件都能像细胞一样创造更大的可能性。在这个基础下,便使用了基本的形状单元概念,设计出一个阶梯状组件和三个小型配件,开始探索空间的多元性。
▲“细胞”构件 设计图
System
组织与系统:场景构筑
设计师依据这几个单元组合,设计出了多个功能场景来满足社团排练、陈设展览、自习交流、小组讨论、休息休闲、晚会派对等课余需求。易于组合和移动的构件让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再创作以增加功能的多样性和提升空间的应用率,同时让原来的小剧场容纳更多可能性,由基础生态演变到千姿百态。
▲空间功能动态图
▲组件细节图
▲小型临时展览空间
▲开阔及半围合型演出空间
Behavior
个体与行为:氛围营造
新的空间激发人的创造性,同时也开发人的思维。当功能和场景得到满足,师生们便成为这个空间的主角。各种氛围在这个空间里弥漫,师生们实现交流互动和建立社会关系的可能,构件和组合就成为了触发社交中一个关键的因素。
▲“细胞”引导人的行为 概念图
▲学生们在改造后空间中的各种氛围情境
「创意空间」与「情境构建」成为本次小剧场空间设计的主要思维,并开启「活化空间」与「美感教学」的先锋,同时也展示了临时空间的潜力。
扉对这种易组合、可持续的方式进行了另类的探索,希望将“细胞”重新引入到模块化的公共结构中,为城市居民引导更多样化的活动休闲方式。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小剧场
项目地点:北京大学
设计时间: 2015.12—2016.06
建设时间: 2016.07—2016.10
面积:680㎡
主要材料:水泥自流平、中纤板、吸音板等
设计单位:扉建筑
主创设计师:黄毅
设计团队:卓锦万
业主:北京大学
摄影: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