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研究

預告 | 這個夏天,不怕你不建築,只怕你不藝術!

时间:2016-08-21   访问量:1486


“廢墟里的桃花源”紫泥堂工作坊

終期匯報及學生作業展即將開啟


** 終期匯報時間地點 **


2016年8月21日(周日)下午2點

廣州市越秀区農林下路5号億達大廈G層扉藝廊

(地铁一号/六号线东山口站C出口)


** 展覽時間 **


21/08/2016 - 04/09/2016

(逢週一閉館)


** 課題解讀 **

文/ 何志森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記述了一個世俗的漁民不經意地闖入了一個世外桃源的奇遇記。在這與世隔絕的桃源裡,時空模糊,真實與虛幻交融在一起。對很多後人來說,桃花源並不存在。只是在那樣一個望眼過去皆為廢墟的戰亂年代,陶淵明用這樣的一個移花接木的寫作手法來表達自己強烈的改革心境和重返理想國的一種期盼與反思。

因此,這是一個有關營造理想國的工作坊,起名為:廢墟裡的桃花源。 

工作坊的場地為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紫坭村紫泥堂生活園區內的一棟廢棄的水泥廠房建築物。工作坊團隊自行選定建築物內部、表皮、屋頂或者周邊一塊空間作為創作場地(面積不限),通過建築、景觀、藝術、或者三者相結合的干預,對當前的廢墟環境提出一個“桃花源”的營造計畫,意在喚醒和重建。干預力度可輕可重:可以是非常微觀的表皮介入(micro intervention),也可以是比較大面積的手術移植(implanting);可以是曇花一現的在地即興表演(improvisation),也可以是一個持續生長的時間景觀(timescape)。

此工作坊目的不在於提交一個永久性的改造詳圖,而是提出不同的營造可能性和傳播一種聲音。對於“桃花源”的營造計畫,可以從廢墟重造、景觀生態、經濟復興、藝術表演、建築更新或是其它方向著手。在中國越來越多舊廠房面臨拆毀或被千篇一律改造成商業用途的前景下,這個工作坊建議學生用一個改革的情懷提出一個有期盼和反思作用的新觀點和新視角:一個從廢墟裡長出來的桃花源。對有些人來說,最後的結果可能看起來過於理想,不切實際,甚至難以接受。然而,正是這些不切實際和天馬行空的想法才是這個工作坊真正需要的。

我希望,這個工作坊更多的是一種溫存的啟示和善意的變革。


** 關於紫泥堂生活園區水泥廠工作坊 **



廣州番禺紫坭糖廠舊廠房于建於上世紀50至90年代,擁有榨糖廠、造紙廠、飼料廠、水泥廠、飲料糖果廠、發電廠等多種工業建築。這裡曾經擁有新中國第一家自動化榨糖生產線,鼎盛時期有近4000人同時生產,因產業更新發展需求,於1997年停產。廠區占地30萬多平方米,生產和辦公核心區域約24萬平方米,其中包括倉庫、機修廠廠房、蘇式辦公樓等有較高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的歷史建築。當時使用的大量舊式機器設備,包括機床、吊車等,也是廠房區獨有的特色。


** 特邀匯報嘉賓 **

** 各組介紹 **


Stalker

  "潛行者"   



組員:譚頌汶(香港浸會大學)、伍辰罡(倫敦AA建築學院)、贾锐澜(华南理工大学)、冯紫晴(广东工业大学)、周逸峰(广州大学)、岑銘(倫敦AA建築學院)、Ivan Blasco Grande(扉建築)、李奕儒(澳門培正中學,志願者)、鄭煥珠(廣州美術學院,志願者)


“一颗郧星坠落到地球上的一个俄罗斯小镇,大批人遇难。村民从这奇异地区出走并消失了,从此这里被称为「区域」。传说那里有个「屋子」,可满足人们最深层的意愿。军方害怕这个神秘莫测的屋子可能带来的后果,就立即用铁丝网围起那块区域,并派出全副武装的军队巡逻戒备。

然而,绝望的生活还是不断驱使人们铤而走险,领头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潜行者」,他能悄无声息地穿过「区域」内千变万化的陷阱和圈套。

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人,一个是事业有成的作家,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或许为了寻求灵感和冒险刺激,一个为了探明真相,雇佣「潜行者」带领他们穿越「区域」。”



城市在人的眼中是一個追求功能的空間。

失去原本功能的廢墟是被社會發展遺棄的荒涼物。


我們每天經歷的絕大部份事件,和社會中絕大部份的存有物也讓我們貶抑得否決了自己。

同時、在過份的異化勞動中,我們對城市產生了疏離。

「什麼都不用做」和「什麼都做不了」產生了廢墟的美。

我們一切的無能在廢墟中被合理化着。

我們心靈上的無力感、能力上的種種殘缺,都有廢墟現場上具體化的呈現出來。

我們覺得城市本應存在著的頹廢面在廢墟裡得到一次視覺補償。


水泥粉和灰塵把水泥廠的前身歷史和廢墟的當下夾雜在一起;

敗壞的水泥階梯曝露在空間之中成了一個向上的象徵;

殘缺的樓頂漏下的破洞透著天亮的光。

在廢墟的空間裡,看著一條道往上方的灰白石梯、浮沉的灰塵積在階梯上累積後緩緩落下,可以把人身上那失調的份量感帶走。



Taste of Cherry

  “櫻桃的滋味”  



組員:陳迪(华南理工大学)、陳一芃(华南理工大学)、聶聰(华南理工大学)、 譚茜(华南理工大学)、溫炜(华南理工大学)、吳鳴(华南理工大学)、鄭如欣(华南理工大学)、朱嘉懿(华南理工大学)、陳錦峰(廣東工業大學,志願者)


“巴迪是一个厌弃生命的中年男人,他在一棵樱桃树下挖了一个坑,准备自杀后埋在这里。为了找到一个能在他死后帮他埋尸的好心人,巴迪开着车在德黑兰郊外寻寻觅觅。一路上他分别遇到了阿富汗人、库德人、土耳其人、囚犯、士兵、神学院的学生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告诉乘客们他的打算,并表示自己已经挖好了坑,他们只需要往坑里面填土就可以获得一大笔报酬。但他们都由于种种原因拒绝了他,有的因为恐惧,有的出于宗教上的顾忌,有的则基于人道主义上的考虑。

最后一位坐上巴迪的车的是名叫巴德瑞(阿卜杜拉曼·巴赫里饰)的老人,一名动物标本剥制师,为了攒够给孩子治病的钱而勉强答应他的请求。在车上,巴德瑞一路劝说巴迪多去想想生活的意义,不停的以浅显的道理来拯救巴迪濒临绝望的心灵。在巴德瑞的劝说下,巴迪渐渐回心转意。巴迪把他送回博物馆后,一个人在夕阳中一直坐到天黑,慢慢回味今天所遇到的一切。夜晚,他独自开车来到那棵樱桃树前,躺在自己挖的洞穴里,仰望着茫茫夜空,渐渐露出了平静的微笑,发现生命的滋味宛如樱桃般美好。”



“櫻桃的滋味”電影中最耐人尋味的片段則是,主人公巴迪與幫助埋葬他的老頭的對話。“明天早上六點來這個洞口叫我,巴迪先生,巴迪先生,叫兩聲,如果沒有回答,就把洞口填上,如果有,就拉我出來。”

他尋找的其實不只是單單埋葬自己的人,或許,是壹個能再給他機會的人。

壹個孤立無援的生命個體,在漫漫無期的光陰沈浮裏,任誰都逃避不了,是生還是死的選擇掙紮。我們的生命,至少都會出現那麽壹次吧?壹個聲音在腦後緩緩地問:“活?”“還是不活?”“Do?”“Or die?”

作爲設計者,我們選擇廢棄的水泥廠作爲我們的死亡體驗空間的場地,廢墟與死亡總有難以言說又千絲萬縷的聯系。

整個過程被分爲四個階段:進入、死亡體驗、反思、重生。

在壹連串被設計的蒙太奇空間中,死亡的內在體驗被設計者拆散與重組。諸如無限循環空間所代表的絕望,獨木橋空間所代表的恐懼。任何壹個場景都有多重指向選擇,妳不知道妳進入的是下壹個空間還是直指死亡,死亡的不確定性被放大到極致。

而在壹系列死亡體驗後將進入反思階段,然後便是重生空間。作爲設計者我們希望通過整個死亡體驗,讓體驗者能近距離接觸死亡,從而對do or die有更深的体会,激發他們心中對生的渴望,從而走向重生。

另壹個出發點是,通過壹系列遊戲般的空間設計,也希望能到體驗者感受到生命中的各種痛苦難關,與其爲其掙紮,不如把這些當作人生中有趣的體驗,或許人生便能更平和的對待,就像壹次旅程。

影片結尾,主人公巴迪躺在了即將結束自己生命的大坑裏,在風中與閃電的靈光中,巴迪最終從洞穴走了出來,這時候大地蕩出壹片綠色。

妳看,綠茵,清風,生之希冀與美好,何其隨性而偶然,好比上帝之光,說有,便有了。



Rear Window

  “後窗”  



組員:譚迪文(華南理工大學)、穆燕潔 (香港大學)、鄭鴻冰(武漢大學)、黃睿睿 (湖南大學)、張馨亓(湖南大學)、林昱池(中山大學)、冷子喬(廣州美術學院,志願者)、 盧冠樹(加州伯克利大學,志願者)、黃小甜(廣東工業大學,志願者)、 马曉敏(扉建築,志願者)、 莫慶珊(暨南大學,志願者)


“L.B. Jefferies是位專業攝影記者,在某次意外中腿部骨折而限制在位於格林威治小鎮的公寓裡休養。百般無聊中,他開始透過後窗觀察鄰居們。視野中所見的是公寓大樓後方、中間天井庭院和所有住戶。對此剛開始都帶著強烈地諾曼·洛克威爾氛圍。然而傑夫在這公寓天井之間,逐漸發現可能有樁謀殺案發生,不過他的朋友、他的看護 Stella和女友 Lisa Carol Fremont起初都認為他的猜想是無稽之談,把之歸因於過於他在無聊的狀態下打發時間的行為。”



每日生活在城市。

親暱于盛世繁華,物的世界,癡迷于表面的光鮮。

一朝繁華逝去,城市回歸空寂。物成傀儡,人無歸屬。萬念俱灰后空虛如幽靈般生長。


洞口在規整的空間透著秩序井然的光,吸引著我們前往。

可坐著往裡看,可趴著觀望,亦可低頭;可抬頭看,可跳躍去觸碰。

可望見青苔、沙土,望見灰飛煙滅的塵埃。下一秒,望見水潭里向陽的你的雙眸。

洞中的下一個景象皆是未知,令人著迷。似乎無止境,似乎又已到達盡頭。

你想要從洞中窺見誰,誰又希望被誰窺見,窺到的是真實或幻象?


《Rear Window》 講述攝影記者傑弗瑞為了消磨時間於是透過後視鏡偷窺鄰居的日常,卻目擊到一場殺妻分尸案。

鏡子將人內心隱藏的偷窺欲放大并具體化。這種偷窺慾亦是對城市表面光鮮的反抗。


这是个不断消费,不断抛弃的城市。

抛弃物堆积成废墟。

廢墟中藏匿著歷史過往, 人性詭異, 以及未知的奇妙體驗。


在我們的“窺視空間”中, 窺視被合理化。

被淹沒的不應被無視,被掩飾的不應被迴避。

讓我們面對它們。

你有權知道廢墟背後的故事。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肖申克的救贖”  



組員:李慶芸(武漢大學)、保娟娟(武漢大學)、陳灼(武漢大學)、尹珠(華南理工大學)、胡悅(華南理工大學)、鄭佳佳(華南理工大學)、林綺欣(華南農業大學)、王成瑜(西交利物浦大學)


“20世紀 40年代末,青年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仿佛在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最終安迪通過在服刑期間陸續獲的得小錘子、海報之類的小工具,日積月累地打造了一條地道來逃獄,最終重獲新生。”



本次設計的紫泥堂場破敗的場地與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給人帶來相似的直觀感受:在破敗不堪的地方已經註定了接下來的灰暗和絕望的感受,但是當牢牢地抓住那個看似渺茫的希望,便能夠感到自由的美好。

所以我們設計了一個犯罪後果的體驗館,體驗館分為囚禁空間、逃離空間和桃花源空間三個部分:

①囚禁空間的設計主體在水泥筒的內部與廢墟之上,加入電梯、風洞、通道、迷宮、一線天等元素,表達一種對犯罪之後的後果最直接的情感體驗,這樣的體驗驅使每一個參觀者繼續前行;

②逃離空間的設計通過對水泥筒從橫向到豎向再到逐步打破的做法,給每一個參觀者走向最後能夠得到光明的希望,產生從壓抑到自由的情感體驗;

③桃花源空間是逃離出犯罪結果空間之後的開闊的、有希望的空間,這片桃花源在經歷時間的自然生長能夠給不同時段來參觀的人帶來不同的景象,從而激發參觀者內心對於美好的嚮往。

在這樣的空間序列體驗之後,能夠給每一個參觀者帶來犯罪後果的體驗,引發他對於犯罪後果與自由生活的思考和認識,可能會對是否做出犯罪行為的選擇產生一點影響。



Happy End

  “快樂的結局”  



組員:劉源志弘(華南理工大學)、許安江(華南理工大學)、林卓祺(華南理工大學)、鐘金寶(廣州美術學院)、吳苑歡(華南理工大學)、劉思妍(華南理工大學)、許任清(華南理工大學)、莫海彤(華南理工大學)、郭寶怡(北師浸會聯合國際學院、志願者)


“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到結婚到由於某些原因害死妻子到最後法庭審判到執行死刑,但由於影片導演的大膽創意將其逆向拍攝,所以我們看到的情節開始是主角被執行死刑最後才是主角的出生,全家的快樂,而更瘋狂的是,全片所有演員的行為,動作,場景,甚至連對白都是反著的,我們能看到倒著走路的人物,死刑犯死後複生,甚至首先聽到的是對話中的答案,然後才聽到別人的問話!實在是比較複雜吧,你能想像一部70分鐘的影片完全反著拍攝嗎?如果你沒有一點反向思維能力,估計很難看懂影片。這是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一部完全反向拍攝的故事長片,我實在搞不懂導演為什麼要這樣拍片,也許是真的想追求一個真正快樂的結局吧。導演奧德里奇.利布斯克雖然不屬於捷克新浪潮的一批,但在捷克電影史上是一位很有創新意識的劇情片導演,他1964年的諷刺劇傑作《雷蒙納多.喬》被譽為最經典的捷克電影之一,他所有的影片之中唯有這部影片是最最獨特的,不得不懷疑導演當時拍片的時候是不是病了才會想出這麼一個古怪瘋狂的點子。”



原始自然,鋼鐵機械。從農耕手作到冷熱工業時代,再跨入信息文明,人類窮盡智慧追求著科技進化的無限。


科技的肆意進化使得人類自食惡果,學會剝離過度的一切,拾起過去的簡單、純粹、原始。


求:快樂的結局。


人類為了滿足生存慾望設計和建造出鋼鐵機器,卻不能阻止機器們逐步接手人類的自由。

進步的同時,曾經的努力成果成為遺跡,在兩個時代之間平靜地引導下一步的選擇。

索瓦熱說:

“我們頭腦的錯亂是我們盲目屈從我們的慾望、我們不能控制和平息我們感情的結果。由此導致了迷狂、厭惡、不良嗜好、傷感引起的憂鬱、遭拒絕後的暴怒,狂飲暴食、意志消沉以及引起最糟糕的疾病——瘋癲的各種惡習。”

癲狂的狀態是現代文明的結果。回過頭看工業時代的文明,人類支配機器,維持一種人類在製造“世界”的文明。那些過往的繁榮的大興土木的建造,經濟地飛速發展,人類的無知像是隨著電影倒帶一樣慢速地播放,機器之心已經缺失,留下的是兩個相對的小房子的對望,它們無法相接,無法交流。而人類在失去了機器之後變得無所適從,再也沒有人留在這,殘留在這的是瘋癲的靈魂與瘋癲的秩序。

我們原以為的機器被操控的命運似乎在廢墟中涅槃重生,它們的野心不斷地發展,人類漸漸地迷失自己,在這個廢墟空間當中,機器開始支配人類。文明的秩序被重新打亂生成。像是《快樂的結局》(Happy End)一樣,我們作為對於空間的思考就從無法理解的秩序一直衍生到原有的人類支配機器的規律,我們希望通過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跡地加固,再苦心設計,讓它既保持原貌又便於觀看。這種微小的改動,是對廢墟的恩惠,全部建築的終點,是使它成為一個更加名副其實的廢墟,一個人人都願意憑弔的废墟。修繕改造,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其實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建築師的夙愿。



** 工作坊現場照片 **




** 工作坊指導老師 **


何志森 (Jason Z-Ho)


何志森老師是澳大利亞都市非正規研究工作室(Urban Informality Lab) 的聯合創始人,mapping工作坊發起人,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景觀建築學碩士,建築學哲學博士,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設計導師,扉建築設計顧問。何志森老師于2010年和他現在的工作合夥人澳大利亞建築師Khalilah Zakariya教授在墨爾本成立了非正規工作室來研究發展中國家的非正規都市現象。在過去的十五年間,何志森先生曾擔任過澳大利亞漢森集團(Hansen Partnership) 的資深城市設計師,澳大利亞場地控制事務所(GCLA) 和格林戴樂事務所(Green & Dale Associates) 的景觀建築師和建築師。何志森先生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mapping,邊緣空間,人的空間行為學,非正規城市,微觀城市,邊界,景觀都市主義,以及亞洲都市主義。

近年來,何志森先生通過mapping工作坊的形式穿梭在中國的不同高校之間來參與中國的建築教育事業。他曾組織指導了同濟大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與昆士蘭科技大學聯合工作坊“超級都市主義”(2007)、賓夕法尼亞大學與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聯合工作坊  “流動的景觀”(2009)、華僑大學工作坊“跳躍的線”(2011)、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工作坊“尋所未見”(2013)、“都市偵探”(2014)、“超級平凡”(2015)、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工作坊“小題大作”(2015)、“空間黏度”(2015)、廣州美術學院工作坊“加厚的邊界”(2015),華中科技大學工作坊“非正規”(2015)、武漢大學工作坊“規劃的混亂”(2015)、扉建築與廣東海珠國家濕地聯合工作坊“並非公園”(2015)、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工作坊“變形城市”(2015),中南大學工作坊“都市針灸”(2016),暨南大學工作坊“看不見的城市”(2016),西南交通大學工作坊 "mapping曹家巷:非正規城市“(2016),武漢大學海峽兩岸聯合工作坊“模糊地帶”(2016),西安美術學院工作坊“微烏托邦”(2016)、扉建築“廢墟裡的桃花源”(2016),以及接下來的華南理工大學工作坊(2016)、華南農業大學工作坊(2016)、湖南大學工作坊、紐卡斯爾大學工作坊(2017)、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工作坊(2017)。


葉敏(Michelle Yip) 

1622106789208985.jpg


葉敏女士是扉建築扉藝廊創始人,策展人。扉建築主創建築師,建築學碩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扉建築以“運用藝術,尊重自然,尊重人文”為企業觀念,曾設計建造億達大廈、星海音樂廳大堂改造、二沙島文化中心、鳴泉居、香港理工大學校友活動中心、太古匯天河東路75號、方所等項目。





 相关阅读 

这个夏天,我爱上粉红

桃花源工作坊开启在即

开营现场 | 废墟里的桃花源工作坊

米笑扉行记 | 一个不做设计的设计工作坊

讲座 | 倪阳:没做过这么小的,没想到这么爽

预告 | 「不建之建」建筑沙龙 &「废墟里的桃花源」工作坊作业展展期延长

预告 | “诗在心中,不在远方”「废墟里的桃花源」工作坊回顾暨毕业生分享会


上一篇:扉美术馆“菜市场美术馆”作品受邀参加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下一篇:「无界」体验 | 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