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結束了,我本不想多說,50個同學自會有50種體會,大家玩得開心就好。跟參加工作坊的同事伊凡聊了一頓飯,他問了很多為什麼。我想大概很多同學都想問為什麼要辦一個不讓同學們做設計的設計工作坊?為什麼要建築學院的學生搞個不夠建築也不夠藝術的作業展?
我曾經魂牽夢縈想像過、默念過好多次“無論如何都要找個水泥廠來改造一翻”。一年前當我第一眼看見這廢墟就在眼前時,突然覺得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想做,因為害怕失去它現在的美好;但又很貪婪地想:「要是能在這個廢墟喝喝酒發發呆該是多酷的一件事!」發展還是不發展?我們受的建築訓練總是讓我們懷抱改造世界的雄心。然而這些雄心令很多美好已成追憶。於是想辦個工作坊。這次不想思考怎樣“改造”,不想用腦,不想問「為什麼設計成這樣而不是那樣」;只想用心,用心去感受是什麼讓這樣一個爛爛的廢墟人見人愛?難道是因為看到它可以日後變成一個餐廳、酒吧、亦或一個酒店?我想應該有更多觸動人心的美的存在,才讓我們都在第一眼就被觸動。現在,讓我們放下思考,放下設計改造的雄心,只用心去發現,有什麼真的讓你感觸,讓你難忘,讓你深省。這真的很像藝術家帶給我們的,去發現這個“無用的”東西因何動人,而不是像一個建築師,馬上動手賦予一個“有用”的功能,展開設計的藍圖。是的,如果建築沒有了那麼一點點動人,那只是一堆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啟動自己的心,捕捉那一點“無用”的感覺,不正是建築師的必修課嗎?這大概是請純藝術專業的學生來攪局建築工作坊的初衷。而Jason為了讓同學們放棄「把她改造成一個⋯⋯」的念頭,煞費苦心地找了五部電影去把這些理工生的心打開。
那麼為什麼又不讓藝術學生做個人創作呢?藝術,無非是一個充滿敏感細胞的人發掘了那些被我們忽視的遺忘的感覺,讓分享者產生共鳴。所以藝術不是孤芳自賞,而是通感。好的藝術,一定能獲得回應,打動身邊人共同參與。工作坊,正是這樣的契機讓年青的藝術家可以嘗試做一回「參與式藝術」。
讓同學們在一個當代藝術的展廳重現觀察一個建築物之後的「感覺」,雖然聽起來很「藝術」。但那些成為經典的建築作品,不正是用空間創造了直指人心的「感覺」嗎?所以,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真正的建築工作坊,一個帶同學一起體會何謂建築的精神品質的工作坊。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動手能力。建築師和藝術家都同樣需要有「手感」。這回大家都好好地玩了一把泥沙。
參加點評的幾位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對工作坊高度評價。正是因為這次的跨學科合作,突顯了建築學的藝術本質和對構建價值觀的貢獻。在院校裡學科壁壘分明始終是學習工具多,學習思維方法少的,這回實是有益的補充與嘗試。
而對於正在著手這個項目的我,也收穫了很多「通感」--例如那條寂寞的樓梯,那條無數分岔終於重生的探險之路,那些讓人有窺探慾的洞口,還有那些關於救贖的筒倉⋯⋯那些同樣地觸動了你我大家的,正是這個場所裡我們需要尊重的獨特氣象。
Stalker“潛行者”(調研照片)
Stalker“潛行者”(作品)
Taste of Cherry“櫻桃的滋味”(調研照片)
Taste of Cherry“櫻桃的滋味”(作品)
Rear Window“後窗”(調研照片)
Rear Window“後窗”(作品)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調研照片)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作品)
Happy End“快樂的結局”(調研照片)
Happy End“快樂的結局”(作品)
Lightopia“光墟”(調研照片)
Lightopia“光墟”(在地實驗)
Lightopia“光墟”(作品)
兩年半前,我們就開始整合建築和藝術兩個專業,生成了Artecture這個新物種,姑且稱為「場所藝術」、「觀念建築」吧。水泥廠,將會是這個新物種一個最實驗性的項目。
文章作者:葉敏@米笑扉行記
廢墟裏的桃花源——廣州番禺紫泥堂工作坊作業展
指導老師:何志森、葉敏、蕭蕾
展期:2016.08.21-09.04 10:00-19:00(逢週一閉館)
地址:廣州市農林下路5號億達大廈G層(地鐵一號/六號線東山口站C出口)
主辦:扉建築扉藝廊
學術支持: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香港浸會大學視覺傳媒學院、廣州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Mapping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