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扉美术馆

回家:全民创作公益展 | 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图/文:​“回家”策展团队      时间:2020-07-18   访问量:824

7月18日,全民创作公益展览“回家”在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8号桥社区及誌屋正式开幕



“回家”展览开幕

2020年7月18日下午2时30分,由扉美术馆、绿色之春、BENSHOP、自雇自足和现代传播联合主办的“回家”展览隆重开幕。在疫情期间,筹备一次线下展览的困难远远超出策展团队的预料,感谢保利置业作为本次活动的行业合作伙伴,以参展作品「生活有光light」回应策展团队对未来新一代的住宅趋势的分析研究。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行业领军企业加入一起推动未来的家的研究与实践。

关鸣的骑行台快闪,通道成为事件发生的平台

“回家”展览分为两个单元:“家的无界”和“无界的家”。策展团队从世界各种邀请了 27 位参展嘉宾(团队),他们中有艺术家、策展人、舞蹈家、建筑师、电影导演、作家、电台主持人、漫画家、美食家、社区规划师等,以各自独特的作品来探讨“家”和“回家”的意义。

志豪&阿妮带来现场表演《元气宅舞指南》,把我们带回到了疫情爆发初期全民居家隔离的时间段

在开幕式上,参展艺术家志豪和阿妮为我们带来了开幕表演:疫情爆发后,阿妮一直被困于距离华南海鲜市场约3公里的家中。家人堪忧的状况和外界刷屏的信息将阿妮重重包围在几十平的空间中,舞蹈成了她居家隔离生活中的出口。


01. 探讨城市的“社区性”

社区的内核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通过策展团队接近半年与不同社群之间的协调过程,包括与社区居民、与社区物业、与参展艺术家们,策展团队很清楚地意识到展览到最后就是要努力达成不同社群之间的某种共识。为了避免让城市沦落为艺术家作品的视觉背景,这种共识就是建构起一种作品与城市居民、社会生活、在地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一种社区性,通过城市策展的方式来对城市进行社区营造。

刘悦来团队将《种子接力站》一路骑行至开幕现场,将植物种子派发给现场观众。种子作为媒介连接起人与人的关系

米笑和青山周平的作品引发社区居民和观展者重新认知社区空间和角落



02. 探讨城市空间的“多样性”

在“回家”展览中,策展团队突破种种限制首次把展览搬出美术馆“白盒子”空间,让城市变身为一个“无界展厅”。27位参展艺术家因地制宜,勇敢突破传统的封闭展陈方式。除了城市里的街道,餐厅、书店、游乐场、办公楼等场所外,就连公共卫生间、停车场、垃圾站、走火楼梯、楼梯底下、建筑物转角等城市无人问津或公共隐秘空间都一起变成了参展艺术家创作的场地,也通过参展者的作品重新唤醒这些城市空间原本的活力和粘性,让大众用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反思我们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展览走向街头,参与到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来,甚至参与城市空间多样性的重塑,让城市成为艺术可以随时发生和上演的一个展场。


作品场地:垃圾站

米笑导览其作品《垃圾万花筒》:当观众经过这个镜子装置会看到一个花花世界,也许我们只需要改变观看的方式和角度


作品场地:楼梯转角空间

青山周平导览其作品《Office Box》:员工们习惯在办公区楼下转角休息和聊天,作品探讨了疫情期间办公空间的多样性;陈扬音频作品《一个人的电台》与《Office Box》结合,放置于办公盒子里,通过声音与观众分享居家期间的故事


作品场地:公共厕所

陈大咖作品《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让卫生间成为一个展厅


作品场地:建筑物拐角处

滕丛丛作品《从婴儿床到花架》:父亲将弟弟的婴儿床改造成花架。作品置放在与以“花园”为主题另一展览中,形成对话

左图为滕丛丛弟弟童年照片,右图为滕丛丛画的弟弟肖像,与黑猫警长等各种贴纸一起贴在婴儿床上,使婴儿床成为此次作品的展场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场地:娃娃机放置处


Tango作品《疗愈贩卖机》,里面陈列Tango从日常事物中提取的创意,并邀请手工艺人将他的漫画实物化,以艺术作品替代商品展示于贩卖机中。作品与其他娃娃机并列放在办公区通道里


作品场地:公共楼梯平台


Jackie温绮雯作品《金玉满堂-涤》:作品楼下是洗手间,呼应“浴缸”


作品场地:办公楼门前


杨函憬作品《一桌时光》:观众可进入空间感受家的记忆与味道,由此扩宽空间的公共性


作品场地:建筑物临街立面

保利置业高雄导览作品《生活有光 Light》:乐活健康 幸福归家 优雅形象 快乐家庭 人性细节 乘上光的向往 循光探索未来, 保利置业的作品同时也让街道变成了一个美术馆


作品场地:建筑物之间的模糊空间

黄静洁&雷迦作品《我,我们——G3E 140 天的“家”》:作品来自孩子们疫情期间的即兴写作和绘画




03. 探讨城市的“公共性”

在今天城市空间越来越幽闭、孤立和私有化的趋势下,很多参展艺术家的作品用一种逆向的方式介入到私人物业的场地里。这些空间因为参展作品的介入,将会对公众开放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公众将会用他们的方式和行动接替艺术家继续参与到这些私人空间公共性的建构中来,不断模糊公共与私人的领域边界,通过一场展览来反思和尝试拓展城市公共性。


作品场地:社区物业停车场

刘悦来导览其作品《种子接力站》:由来自上海、广州、武汉的7位青年设计师共同参与的空间装置,作品最终放在了社区停车场


作品场地:办公楼2层过道

宋冬作品《隔不离》,这是一个寄生在公共空间的可以被使用的空间,观众可进入体验
(装置演示视频提供


作品场地:办公楼防火楼梯下

万谦与女儿共同搭建的作品《梦中的魁地奇》:作品源自万谦疫情做的一个梦产生的灵感,魁地奇和楼梯下的空间可理解为哈利波特与他的宅子,引出对“家”的思考。观众可使用参展人特意留下的素材进行搭建


作品场地:办公楼一楼大厅地面


王辉作品《王叔请你听网课》,以疫情期间的讲演的15节与建筑相关的网课为素材,以地贴形式在社区内一幢建筑事务所办公楼内呈现 (图一为艺术家提供的效果图)


作品场地:办公楼一楼大厅


朱涛建筑工作室及合作艺术家作品《N95之家绘画展》:在展场搭建一个“N95之家” 穹窿——形象介于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短程线穹顶(Geodesic Dome)和冠状病毒之间,邀请22位艺术家的作品入住,共同探讨疫情中“家”与“回家”的含义


作品场地:餐厅


Enrica Costamagna的 作品"The Last Supper":探讨中国、英国、意大利的文化与身份认知,放置于正在营业的餐厅内


作品场地:誌屋书店1层

李伟斌bEn导览其作品《家非咖啡館》:装置通过冰冷机械的铁皮机器人提供的自助专业咖啡,思考人作为社交动物的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作品场地:誌屋书店1层


陆庆屹导览其作品《家族》:记录下家族聚居的传统作为曾经存在过的社会形态的标本

《家族》视频之一,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场地:誌屋书店2层

张小川导览其作品《裹挟》:没有规律的线条和交织,无法预测的流动,过程中滴落的点状物,斑斑驳驳形成了一个壳,一个试图保护但又不完美的壳


作品场地:誌屋书店2层

糖果猫猫作品《隔离少女》:扫描画作/明信片可体验AR动画视觉效果


作品场地:餐厅与书店之间的院子


策展人何志森连线欧阳应霁导览其作品《无界的家——“家的味道”》:由漫画组成组成一个色香味全的“核心”家庭


作品场地:5号办公楼一层大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李甫及张旌导览作品《生生不息》 单车桌系列 v 3.0,共有9张由毛线、竹编、乐器、桌球、乐高、鱼缸、植栽、阳伞等日常的材料配搭组合的单车桌,放置于各个角落,展期结束后可被领养回家


作品场地:美术馆前台

Annacaterina Piras作品"Shared Designing for coexistence in a time of crisis":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或地理概念的问题,而是与感情、欲望、希望和归属感相关。视频放置在沙发前,形成客厅的氛围

作品视频,由提供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及大众投稿作品:将普通人居家期间对空间的反思和创造印成明信片,观众可将其带回家




我们很清楚,这个展览不能只停留在分享和记录在家闭门创造的喜悦上。当疫情过后,我们终将要打开房门走出去,重新去学会拥抱,重新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信任。而此时的“家”,将逾越私人住宅的边界,奔向一个更大尺度和意义上的家。这也是此次“回家”的展览的另一层意义:回归彼此相互依赖的家园。我们相信,疫情过后的回归家园,才是真正的回家,这才是所有喜悦的形状。








寻“宝”记
跨越园区,一起回家

观众可领取“回家”导览手册,穿行于园区内寻找作品并盖上专属印章,连同明信片一起,将关于“家”的创造和反思带「回家」。



集满所有展品章即可在誌屋换取夏誌艺术节特别优惠券 ↓ 









展览时间
2020年7月18日至8月16日

展览地点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誌屋及8号桥创意园区

开放时间
11:00至20:00
(每周一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展览费用

除誌屋需收费外其它园区作品免费向公众开放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作品详情

展览预告 | 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预告 | “未来的家”开幕学术沙龙

家是胡同外的露天客厅,是邻里间的彼此问候 I “回家”展论坛第一单元

只有当人回到孤立状态之后,才知道社区的重要 | “回家”展论坛第二单元

城市不应该是一栋栋的建筑,而是一堆堆的温情 | “回家”展论坛第三单元

征集|2020,回家的你

如果小便斗可以是艺术,那垃圾房又可以是什么?

《回家》作品 | 宋冬:把所处环境和能量以及周边各种可以借助的不同元素纳入到作品的生长中,使空间产生的“隔”,“不离”

《回家》访谈 | 关鸣:我把厕所改造成了一个迷你健身房

《回家》访谈 | 朱睿:闲置浴缸变书桌,阳台从此不再是只能晾衣服的单一功能空间

《回家》访谈 | 余子扬:我强拆了弟弟的游乐园,建造了一个简易的户外休闲区

《回家》访谈 | 黄曦博:我用小时候玩捉迷藏的“终极绝招”改造了家里的阳台

《回家》访谈 | 邵伟:我把橱窗改为缝纫机工作点,让妈妈解解手“痒”

《回家》访谈 | 杨函憬:家是一段我们通向生活的近路,不是去走,而是需要去修

《回家》访谈 | 糖果猫猫:Stay Home 每一个家都是独立的小领土

《回家》访谈 | Jackie温绮雯:要是有个监控,应该会拍到我每天像个神经病一样

《回家》访谈 | 陈大咖:一个楼盘就像一个小社会,人的求生欲是很强的

《回家》访谈 | 欧阳应霁:外面风大雨大,更觉家的安全和温暖

《回家》访谈丨陈扬:作坊式的港湾

《回家》访谈丨Enrica Costamagna:真正让我着迷的是桥梁

《回家》访谈丨Ear耳东尘:家是你在外忙活一天后,可以窝在沙发角落里发呆放松的港湾

《回家》访谈丨万谦:有妻子女儿的地方,就是家

《回家》访谈 I 劳霈乐:我的家就是我的精神财富

《回家》访谈 I 杨明洁:与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

《回家》访谈 I 李甫:多亏家里有个露台

《回家》访谈 I 张小川:厨房变形记

《回家》访谈 I 滕丛丛:家是一个每天都在上演生活的舞台

《回家》访谈 I 陆庆屹:即便在做最无趣的事情其实也是最有趣的

《回家》访谈 I 陈胤希:我在家开了一场演唱会

「回家」作品征集 | N95之家 绘画展征集邀请

征集 | 这台贩卖机,不卖汽水,只卖好消息


延伸阅读

坐拥270度无敌江景,我们在二沙岛文立方摆最好玩的摊

开幕回顾 | 我们将二沙岛文立方变成了一个街道美术馆和移动市集

6个好友喊你來拼房

8月29日,唧唧喳喳,开门大吉 | “回家”展上海站PKN特别版

“回家” x PechaKucha 约你这个周六晚上看直播

上海回家展PKN分享夜:开门即串门

包豪斯 × 未来的家 | 与大众一起设计

Bauhaus × Future Home | Design With The People

上一篇: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

下一篇:劳家辉的自助庙宇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