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扉美术馆

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

图/文:扉美术馆      时间:2018-03-20   访问量:1493

307675368499634760.jpg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菜市场则是一个城市的美感所在。”

冯唐 


曾经有人说过,要了解一个城市,一定要去逛它的菜市场,因为那才是城市最真实的模样。菜市场像是一个巨大的日常展示空间。在这里不仅能观察到当地各种各样的食材、香料,还能窥视这个城市人们的性情和饮食习惯 —— 卖菜阿姨的吆喝声,肉档大叔磨刀的声音,街坊邻里讨价还价的声音,小孩追逐的嬉闹声,还有各种五颜六色的海鲜鱼肉、五光十色的香料、鲜花、堆积成山的蔬菜水果。菜市场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在踏踏实实地生活着——上货、卖货、打烊、收摊、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都说食在广州。在广州这样一个平民化的城市里,吃是日常生活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菜市场,我们既可窥见广州最为本土的食材,普通市民最为真实的日常,还可以品尝到一种烟火尘世下的人间十足的人情味。菜市场宛如就是一个封尘已久的生活美术馆,为我们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美学,什么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在菜市场这个美术馆里面,所有人都是最活色生香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他们用自己生存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艺术的途径。 就如艺术家宋冬所说:“艺术无所不在,也许艺术就是解决困境的出口。”


把美还给生活,还给贩夫走卒,让菜市场变成美术馆。基于“菜市场即是美术馆”的理解上,何志森老师策划了此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一年级研究生的课程,名为“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透过非常微弱的创意行动、参与式设计和艺术装置介入菜市场,这个课程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和方法去重新理解一个在我们今天的城市里正在日渐消失的都市景观,并透过介入所引发的议题:什么是美术馆?什么是艺术?由此引发出的另外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生活的景观?


回到这些食材的来处,才是理解生活和都市景观的真正路径 。




846539317177268821.jpg


汇报时间 

2018年5月27号(周日)下午2点30分


 汇报地点 

扉美术馆,广州越秀区农林下路5号亿达大厦负一层


 汇报嘉賓 

 陆小璇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庞伟      广州土人景观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

 杨一丁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米笑      扉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创建筑师、扉美术馆馆长

 林广思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风景园林系副系主任

 萧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风景园林系副系主任


 指导老师  

 何志森   


 特邀指导老师

 陸小璇   

 陆小璇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南加州建筑学院及北京大学。现任职于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Elaine Yolam Kwong (邝玉琳)

 美籍华人,建筑师,城市设计师,策展人。邝玉琳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及城市设计专业及南加州大学建筑设计。现居住在日本东京,在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工作。




《手美术馆》

花絮 

1622690123189682.jpg


人们通常在摊上买菜挑菜,却常常忽视摊上的手。

小时候我个不高,我看到的菜市场是一个聚集了各种各样手和食物的地方,挤鱼丸的手、拧咸菜的手、剥迪仔鱼的手……旁边的妈妈会拉着我的小手,偷偷跟我说这些人的故事,所以菜市场在我小时候是摊上一双双有故事的手。

时间在我的手上留下了很多痕迹,有贪吃妈妈“冬菜豆腐猪肉汤”而烫伤,贪玩摩托车前护杆而刮伤,清明被狗咬的牙印,玩雕刻机误伤的刀痕……它记录了我在家的童年和大学。

菜市场里的每双手都不一样,有爱漂亮的手,有大学梦的手,有照顾家人转行的手,有爱打麻将游戏的手,有担心女儿高考的手,有两儿子祝福的手,有追求内心平和的手,有经营有道的手,有20年婚姻美满的手,有爱妈妈的手……

手作为菜市场里的风景,它是情感、生活与价值的体现,也是这个地方的魅力所在。


学生:马增锋(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


延伸阅读

“手美术馆”背后的创作故事




《偷窥美术馆》


1622690157777796.jpg

这是一对关于看与被看的美术馆。

我们一直在探索菜市场与美术馆之间的关系,其中最好奇便是当传统印象中活色生香的菜市场与高深静谧的美术馆之间模糊了界限以后,会引发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在菜市场和美术馆中分别设置了两套屏幕与摄像头,试图将双方的部分场景实时交换、氛围互相注入,在《无界的墙》内外同时构造出“菜市场里的美术馆”和“美术馆里的菜市场”,为菜市场摊主、顾客与美术馆参观者在屏幕上提供互动的可能性,并期待参与者自发演绎出他们自己的故事。除此以外,我们还通过一系列引导性标识将两个空间实体联系起来,使主人公们的故事可以从屏幕中走出来,走进现实里。


学生:李悦(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王曲荷(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雷可心(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邓士文(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建筑学硕士),朱明熙(华南理工大学2015级建筑学)



 《食乜美术馆》 

1622690189858483.jpg

幸见一条雅俗共赏的小街,摆着市集,藏着艺术,谱着生活。守着琳琅满目菜品的,是一个人,抑或一家人。

菜场于顾客,也是天然的廊道,他们在这里来往、停驻。而菜场于摊主,可能只是生活之维系,若想望近望远,却时常被顾客打断、被日常包围,划出了无形的格子间。 

我们想穿引一条线,让彼此可见。

于是,我们行走在他们各据一方的领地间,寻找最特别的菜品,熬一锅粘稠的粥。氤氲香气缭绕在菜场的边缘,一斟一味都能追溯回每一道菜品。而降解在这香气里的,是那每一位摊主对陌生的熟悉所追寻的线索。

或许,草蛇灰线之中,谁重新认识谁,都不意外。我早已辨得你的面庞,这次,我想听你的故事。


学生:梁妮(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卓智慧(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张鑫雨(华南理工大学2015级风景园林),李品祯(暨南大学2015级投资经济)



《深夜美术馆》

1622690243155528.jpg

每天凌晨两点,夜色已深,菜市场早已没有了叫卖与喧嚣,但却依然亮着一盏灯,灯下两个默不作声的背影默契的拾掇摊位。一天的疲惫并不能在此刻还他们以温情梦乡,他们没有喘息的空隙。如何压缩收摊时间 ,还以大叔一家深夜自己的狂欢成为我们思考的切入点。

我们借用一木一布,打造一个魔法盒子,将大叔分装-矬冰-装箱-封摊的六个小时装入其中,然后按下快进压缩按钮,大叔便获得了节约出的时间,盒子再把这些时间变成一场跌宕起伏的电影,一次你侬我侬的约会,一阵神清气爽的歇憩......

魔法盒子也像菜市场的夜晚守护神,用一盏灯与一抹黄照亮深夜的菜市场,给晚归的人们以引路与庇护,也给深夜的城市以归属与慰藉。

学生:关蓓婷(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李佳岭(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林榕(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伍沛璇(华南理工大学2015级风景园林本科)




《一家人的美术馆》


1622690256442491.jpg

这是关于一家人的美术馆。

一位母亲在菜市场卖肉,两个男孩在肉摊旁看书学习,他们时不时地围在一起聊天,充满了欢笑与温情。小小的角落不足3平米,拥挤的空间也带来诸多不便:母亲没有足够的储物空间,男孩没桌子写作业,想玩却没地方玩,睡觉也只能一家人挤在地上,时不时地被旁人注意和观望。我们针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设计了“家美术馆”装置作品,试图通过其灵活多变的结构赋予空间更多可能性,为一家人的生活带来方便。男孩还可以把自己藏在里面,透过窗洞“偷窥”外面的人来人往,换一种视角观看他们熟悉的环境。

回想起设计之初,两个男孩曾经被我们带到扉美术馆,在展厅的银幕中看到了一段拍摄于菜市场的短片。他们刚开始并没有认出短片中的菜市场,问母亲:“这里是哪里呀?”母亲说:“这是我们的市场啊。”而到最后,当透过装置侧壁的窗洞,男孩们用另一种视角观看菜市场时,也许他们会惊奇的发现:菜市场也是一座美术馆。

或许多年以后,长大成人的男孩站在美术馆面前,将会想起自己曾经躲在一个盒子里,透过窗洞往外看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学生:余文博(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风景园林硕士),张子洋(华南理工大学2015级风景园林),吴逸欣(华南理工大学2015级风景园林),黄颖君(华南理工大学2015级风景园林)




“农林街街区总设计师”聘书颁发仪式暨“手美术馆”开展

关于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实践,国际视野与在地经验同等重要。

扉美术馆将目光落在了其所在的历史人文自然浑然天成的竹丝岗社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菜市场摊主们自发组织第一次走进美术馆


事隔大概一个月后,这样的一幕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农林肉菜市场近二十名摊主穿着水鞋、围着防水裙,在菜市场管理员自发组织下,说着笑着走进了扉美术馆的展厅,他们脸上除了热烈的笑容,还有隐隐的、难以言喻的兴奋与好奇。

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美术馆——这个以往他们认为从来都陌生的世界。

坐标农林下路,竹丝岗。曾经一墙之隔,一边是鲜活熙攘的农林肉菜市场,另一边是激发无限创意与思想的美术馆,二者同样扎根竹丝岗多年,菜市场的人却从不关注艺术展,来美术馆的人亦极少踏足菜市场。

然而自2017年12月“无界的墙”落成后,那道隐形的墙似乎被“无界”击碎了。除了菜市场摊主们第一次走进美术馆之外,两大重要事件于2018年6月25日发生:“农林街街区总设计师”聘书颁发仪式手美术馆”在农林肉菜市场开展。

生活艺术本无界。无界,悄悄地在改变什么?

图片

农林街党工委书记叶文辉向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常委、扉美术馆馆长、扉建筑主创建筑师叶敏颁发“农林街街区总设计师”聘书

(右起:农林街党工委书记叶文辉、扉美术馆馆长叶敏、越秀区人大副主任邹春燕、农林街道办事处主任陈伟雄)


图片

图片

“手美术馆”创作者马增锋为菜市场摊主们赠送作品,作品将长期展出在农林肉菜市场里


菜市场

发生艺术的“另类”场所


图片

宋冬让学生跑完菜市场后回到扉美术馆谈“感知”

2018年3月,艺术家宋冬在扉美术馆,给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本科生及研究生上了一堂关于“感知”的课程。宋冬交给学生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大清早绕着菜市场慢跑一圈,却没告诉他们要去“感知”。

跑完回来后宋冬问:你们感知到了什么?学生们有点懵:从不知道跑步还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吱唔,怎么也回答不出来;一些学生努力回忆,终于脑中闪出印象:照着肉的灯是红色的,大概是想让肉看起来更新鲜;一些女学生穿了高跟鞋来,感叹菜市场地上很湿,这还是他们活了二十来年第一次走进菜市场……

图片

宋冬《生活技》影像投影装置  录像、投影、镜面板  6′13″ 2017


当艺术家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能力,艺术创作的力量是否依然能憾动人心?这大概也是宋冬提出“生活艺术本无界”背后,力推把菜市场作为发生艺术的重要场所的原因所在。正如扉美术馆展出的“无界的墙——宋冬个展”中的其中一件影像作品《生活技》,里面的一些场景正是发生在农林肉菜市场,当时摊主们用惊讶的眼神目睹艺术的发生过程而疑惑:旁边的美术馆到底在搞什么鬼?

图片

有了这些“打头阵”的行为,接下来发生的事件就“顺理成章”多了,但菜市场摊主们多少仍有些观望或半拒绝的态度。2018年3月,扉美术馆副馆长、Mapping工作坊发起人何志森策划了一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一年级研究生的课程,20名学生参与了这场名为“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的工作坊。课程通过与菜市场人员进行大量的沟通与协作下,以“一家人的美术馆”“手美术馆”“偷窥美术馆”“深夜美术馆”“食乜美术馆”五组作品,实现了把美还给生活,还给贩夫走卒,让观众看到了菜市场这个隐形于日常生活中的美术馆。

 


一个菜市场

一项调研课程

一场艺术展

一种社会风景

文章开篇提及菜市场摊主们第一次走进美术馆的情景,正是菜市场摊主们来美术馆听取师生们的课程汇报。事实上在那之后,他们经常悄悄过来,帮忙做点什么,或单纯地走走看看。因为这次艺术事件,艺术终于与他们有关了。摊主们从最初的观望与半拒绝,到为学生们竖大拇指,再到关心他们在做调研时有没有顾得上吃饭……

那些现代生活中常有的僵持,似乎在悄然间瓦解了。

1622690966121789.jpg

在“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课程中,“食乜美术馆”通过收集菜市场里各家的菜品,煮成一锅粘稠的粤式粥,然后再把粥赠送给每个摊主,通过这样的一个沟通过程,连接各摊主之间淡漠的情感。

1622690970122137.jpg

“深夜美术馆”是通过一个量身制作的装置,为深夜仍在菜市场工作的夫妇提供便利,同时为深夜的城市带来归属与慰藉。

1622690981204883.jpg

“一家人的美术馆”是通过观察一家人的日常所需,设计的装置为他们提供便利之余,更重要的是改变迫不得以要在市场中玩耍与学习的两个男孩提供不一样的观看视觉。

1622690985183150.jpg

“偷窥美术馆”在《无界的墙》内外同时构造出“菜市场里的美术馆”和“美术馆里的菜市场”,通过互动参与者可自发演绎他们自己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菜市场摊主们来美术观看与自己有关的艺术展


“手美术馆”通过摄影的方式,关注的是菜市场里每一双有着不同故事的手——手作为菜市场里的风景,它是情感、生活与价值的体现,也是这个地方的魅力所在。

有意思的是,如今“手美术馆”从一个课程项目发展成为一场发生在菜市场里的艺术展。这种延伸与深化,正契合了我们最初对关于美术馆与菜市场之间边界的探讨。

创作者马增锋说,“菜市场里的每双手都不一样,有爱漂亮的手,有大学梦的手,有照顾家人转行的手,有爱打麻将游戏的手,有担心女儿高考的手,有两儿子祝福的手,有追求内心平和的手,有经营有道的手,有20年婚姻美满的手,有爱妈妈的手……”

在这场艺术展里,菜市场看到了美术馆的思维与创意,艺术如何作用于生活?这便是答案;而美术馆,亦看到了菜市场的生活百态,成就当代艺术在地性研究的独特案例。



街区设计师

参与下的无界协作


图片

菜市场摊主们自主参与布展工作


“手美术馆”在农林肉菜市场开展的前一天,布展工作正在紧罗密布中。与常规的布展不同之处:一是地点不再是发生在美术馆的展厅中,而是在菜市场的菜摊里;二是布展成员不再仅限原来的“专业布展工”,这一次菜市场摊主们纷纷参与到布展工作里。他们参与是因为,展览作品里的手,正是他们此刻劳作的一双双手,也因为当摄影作品永久挂在这个菜市场摊位上,似乎有些什么,变得不一样了。一位阿姨开玩笑套了句网红话说,“从此我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了。”

图片

越秀区人大副主任邹春燕发言,讲述艺术对于社区微改造的重要性


图片

扉美术馆副馆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Mappiing工作坊发起人何志森发言,讲述课程背后的初衷与理念


图片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生、“手美术馆”创作者马增锋发言,讲述“手美术馆”创作背后的故事与心得


“手美术馆”在农林肉菜市场开展属于社区微改造工作中的一个有意思的分支。而就在2018年6月25日这一天,除了“手美术馆”在农林肉菜市场开展,另一个环节则是农林街党工委书记叶文辉向区政协常委、扉美术馆馆长、扉建筑主创建筑师叶敏颁发“农林街街区总设计师”聘书,这意味着艺术工作者切实参与到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中,艺术在与生活连接中实现“可用”;亦意味着艺术创作与展示跳出了四面墙的白盒子,整个街区都成了发生展览的场所,在社区中结合场所空间创作的公共艺术随时可偶遇,周边的历史亦成了美术馆陈列的展品——这,就是“无界博物馆”。


图片

扉美术馆馆长叶敏发言,向竹丝岗社区居民及到场的政府人员、媒体等嘉宾讲述“无界博物馆”将如何作用于社区微改造中


图片

“农林街街区总设计师”聘书


“无界”理念除了在“手美术馆”的菜市场展中得以实现,同时还体现在社区工作中跨领域工作者及工作方法的协合上。出席这一天仪式的人员包括政府代表、“手美术馆”创作者、菜市场场长、扉美术馆成员、竹丝岗社区居民等,可见打通艺术与生活壁垒的决心。

图片

因与艺术相遇,菜市场捐赠了播放艺术资料或作品有电视机,可谓“无界工作”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的一个良好开始


宋冬说,“当我们不再对某一个特定的词联想到固定的含义,那么就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同样的,当我们对某一件事不再以单一的成员标准去工作,那么亦能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成果——生活可以更艺术一点,艺术也可以更生活一点,那么,无界博物馆,指日可待了。


上一篇:2017一创社艺术季

下一篇:回家:全民创作公益展 | 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