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研究

开营现场 | 废墟里的桃花源工作坊

时间:2016-08-13   访问量:1590

《廢墟裡的桃花源》紫泥堂水泥廠工作坊昨天正式開始,是日上午作為工作坊的開營活動指導老師們為同學們帶來了三場關於如何講述應用建築、景觀、藝術之間的綜合與干預的精彩講座;下午老師與學員們即馬不停蹄地對場地進行調研。今天我們一起隨着扉的鏡頭一起回顧開營日活動與學員們在現場的“大冒險”。


桃花源正在進行中

敬請持續關注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工作坊導師葉敏老師首先為大家介紹她與紫泥堂項目的邂逅以及本次工作坊的緣起,并期許本次工作能打破建築、景觀、藝術之間的學科界限,創造出一個參與式的烏托邦。


图片

本次工作坊導師何志森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場以《桃花源里的廢墟》為題“乾貨”滿滿的講座,以豐富的案例向大家介紹了本次工作坊可參考的“廢墟介入方法”——寄生、換皮、室內、景觀、藝術與混合。


图片

图片

來自浸會大學兩位藝術家梁美萍老師、王鈴蓁老師結合自己在藝術創作中的案例,與學員們一起探討跨媒介與空間的互動創作的可能性。


調研現場圖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由何志森、葉敏為導師,孫一民、John Aiken、王維仁、余英、Neville Mars、Chris Razzell、梁美萍、王鈴蓁為評委團隊的工作坊,將與來自全球18所高校46名學員及志願者將通過對建築、景觀、藝術綜合與干預共同完成一次關於“烏托邦”的探尋與營造。


图片


图片


工作坊學員提前來到現場,用粉紅色粉末劃分危險區域


此工作坊的目的不在於提交一個永久性的改造詳圖,而是提出不同的營造可能性和傳播一種聲音。對於桃花源的營造計畫,可以從廢墟重造、景觀生態、經濟復興、藝術表演、建築更新或是其它方向著手。在中國越來越多舊廠房面臨拆毀或被千篇一律改造成商業用途的前景下,這個工作坊建議學生用一個改革的情懷提出一個有期盼和反思作用的新觀點和新視角:一個從廢墟裡長出來的桃花源。對有些人來說,最後的結果可能看起來過於理想,不切實際,甚至難以接受。然而,正是這些不切實際和天馬行空的想法才是這個工作坊真正需要的。


我們希望,這個工作坊更多的是一種溫存的啟示和善意的變革。


图片

這個夏天,我們在這片廢墟裡探尋營造桃花源的可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掃描以下二維碼,可獲取廢墟里的桃花源工作坊小冊子文件

图片


上一篇:扉行团|柯布之旅:除了柯布爷,还有...

下一篇:这个夏天,我爱上了粉红 | 废墟里的桃花源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