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研究

扉常分享 | 寻找保育之匙

时间:2015-01-28   访问量:1551
引言

2013年8月,扉艺廊与蓝田计划主办了一场《保育之匙2——实验艺术项目》,展览中为传统与当代艺术搭建了对话的平台,为城市或乡村的文化保育工作寻找一把“保育之匙”。今日,扉分享《保育之匙》一文与您共同回顾过往展览。


图片


很多人都说,要寻找一个古老高迈的中国,一定要到乡村社会中去。的确,在历史的动荡流变中,因为远离漩涡中心,又有广阔的地理空间可以舒缓消弥新事物的冲击,中国文化的精神元气和饱满细节得以沉积在乡村社会的土地深层。只是,越到晚近时代,历史翻腾的动作越趋激烈,特别是最近三十年,摧枯拉腐的城市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空间格局,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场域,面积不断扩张,而乡村作为国家肌体的末端,则在不断萎缩。在这样的现实中,很多古老中国的梦想者们,不免忧心如焚,急于在历史巨轮辗过的缝隙,探寻文化保育和传统再生之道。


这样的忧虑,一般都发生在被人目为“保守”的耆老遗民身上;难得的是,也有一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投身于这样的努力之中。蓝田计划,正是这样一群怀德好古的后进们发起的一个长期的文化保育项目。他们成长于广州,一个最早对外开放、启动城市化进程的南方都会,也许正因身处历史变动的漩涡,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凋敝和族群认同的丧失的体会更为深切。这些多数在广州美术学院接受美学训练的年轻人,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择了在城市化过程中被吞并的乡村——城中村来开展他们的工作。


蓝田计划关注的不是中国的精英文化——士大夫或文人知识分子的风雅传统,而是下沉至最底层的草根风俗——与每日柴米油盐、生老病死密切相关的民间遗传。在广州这个市井味浓郁的城市成长,终日浸淫在家长里短、讲求实在又互相扶持的邻里关系中,他们得以养成自己灵敏的世俗触觉,更磨练了与斗升民众进行沟通交流的技巧,由此发展出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同时让他们的工作结果带有一种扑面而来的草根气息。


此次展览“保育之匙”中,蓝田计划设计了一个开锁游戏:在空间中,放置54个分成六种颜色的保险箱,观众可选择难、中、易三种难度寻找三条藏于关帝经拼图中的钥匙密码,每个保险箱实际就是一个展览空间,展示蓝田计划团队过去所作的田野调查和文化保育工作,54个保险箱的解密主要围绕图片、田野调查资料、扑克和魔方展开。这种激发观众兴趣、动员观众参与的方法是他们在过去几年的城中村文化保育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和村民们的终日厮磨,使他们摸透了普通老百姓的兴趣喜好和生活习性,因此在为不同的项目展开社会动员时,他们总能找到最立竿见影的方法。


保育传统民间文化,不仅是要找回古老中国的根基,重新建立这块土地上的族群认同,也是现在一些年轻人自身生活的精神需求。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各种外来文化纷至沓来,而原本的生活空间因经济发展的驱动不断被推倒重组,他们的成长记忆由此被不断抹除,导致这些年轻人回望人生、追念过去的心理年龄大大提前。2010年广州的八零后和九零后年轻人走上街头“撑粤语”,保卫自已从小使用的地方语言,“恩宁路关注小组”关注广州老城区的拆迁以及蓝田计划的城中村保育都是这种心理需求的流露。在2011年的TEDxGuangzhou大会上,我偶然接触到这些广州年轻人中的灵魂人物,从此一直关注他们的工作和行动。和全国其它地方的年轻人一样,历史意识和民间精神在他们身上的提前苏醒,令人欣喜地看见中国传统复兴的一线希望。


文/欧宁

2013年5月16日 碧山


(上文摘自“2013年文化保育项目《保育之匙》”部分内容。)


扉艺廊展览回顾

图片

《保育之匙2——实验艺术项目》展览海报


2013年8月3日-9月14日在扉艺廊推出实验艺术项目《保育之匙2》。策展人为蓝田计划发起人及负责人莫夜。


图片


与《保育之匙1》不同,《保育之匙2》中,涵盖更多关于文化保育的团队及艺术家。当中有来自广州的蓝田计划,佛山的佛山口述史小组,湛江的广州湾青年会馆等文化保育团队;还有省内闻名的民间工艺大师,如灰塑大师邵成村及其团队,珐琅工艺大师杨志峰及其儿子,还有走访5年并整理出广州窗花志的民俗专家宋志雄。


图片

《保育之匙2——实验艺术项目》开幕现场



上一篇:扉闻 | 身份的转变是一种阶段性的成长——记扉建筑工作室高校学生开放日

下一篇:扉常分享 | 何多苓·一个天生的审美者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