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研究

菜市场美术馆项目 / 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岩松说》

时间:2021-04-10   访问量:2014


扉美术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Mapping工作坊共同开展为期3年的“菜市场美术馆”项目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节目的关注,拍摄纪录片于2021年2月20日晚在CCTV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春节特别节目里播出,点击以下视频即可收看。本文为文字实录,转载自公众号“央视新闻周刊-岩松说”。




营造的风景:

菜市场就是美术馆


编导 | 郭佳灵

摄像 | 李作  朱城辉

剪辑 | 江宇



何志森:2018年刚好有这么一个机会,就是我来到扉美术馆做馆长。这个美术馆的旁边是一个菜市场,就这样的一个契机,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有这样的一个菜市场改造课程。我就想把这个目光锁定在,我们美术馆旁边的农林菜市场。



何志森担任馆长的扉美术馆,是一座位于广州闹市区里的小型美术馆,美术馆拥有一排亮眼的艺术墙,而墙的另一面是一座存在了近四十年的菜市场。何志森和学生们一直希望为一墙之隔的菜市场做点什么。

何志森:刚进菜市场的时候,我们以为是一件事情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没想到特别特别难,因为摊贩根本不接受我们。摊主其实是一个,我觉得一个非常奇怪的群体,他们是从来没有交流的一些人,非常熟悉的陌生人,这个是我非常吃惊的,在一个地方工作30多年的同事,竟然不知道彼此的名字。
东山口农林肉菜市场不大不小,四排摊档,为周边的街坊们保障着一日三餐。何志森的出现,给互相之间鲜有交流的摊贩带来了改变。

何志森:我不希望说一进来就开始改造他的空间。所以我是想让学生跟摊主工作一个月,才能知道摊贩真正需要是什么。

何志森:摊主开始跟学生去聊他们很多的故事,我们把所有的故事搜集起来,我们特别惊讶的发现,他们聊所有的故事几乎跟他们的手都有关系。每一个摊主都通过诉说他的手来去诉说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遇见菜市场 




何志森:比如说有一个摊主他其实不识字,所以他每一次把数字写在手上,每一次照一个相发给他的小孩儿,说这是500块,你帮我加一下今天的营业额是多少。所以他通过手这个媒介,通过跟他小孩的交流去打理这个生意。



何志森:我记得有一个是卖鸡蛋的人手全是茧,如果你摸鸡蛋摸30年,你的手上都会是茧。这些东西我们从来不知道,就是这么一个平滑的鸡蛋,会给他们造成了这样一个难以抹掉的一些伤疤。

何志森:其实我们来到菜市场永远不会关心他们的手,我们只关心手上的菜,它们的价格,新鲜不新鲜,其实我们是忽略了他们的手,也就是说他们的手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们以手为生。

44双手的照片在美术馆展出后,便有档主提出,要把自己的照片挂到菜市场的档口,出乎何志森的意料,因为手,菜市场悄然发生着改变。

豆腐档主祁红艳:顾客就会问我,这么好看谁给你做的啊,我说是一个老师给做的,会发现很微妙的,会跟我聊话题,我们跟顾客之前沟通也就越来越多。

了解了档主的不同诉求,2019年,何志森决定带领学生,对菜市场进行微改造,这一次,他想让档主能工作得更为便利。

何志森:一个卖蔬菜的西安人叫阿正。我们跟阿正聊天的时候,其实阿正的需求特别简单,他特别容易出汗,他说能不能有一个窗可以把他的衣服晾干。其实这一扇窗打开的时候特别魔幻,就是你从美术馆这么一个干净、漂亮的一个空间,突然把混凝土打开的时候,你看到是一个完全,非常有不一样冲突的场景。一阵猪肉的味道,就是菜市场的味道迎面扑过来。

一扇窗,不仅打开了实用的通风口,更打破了美术馆和菜市场之间心理间隔。



 再见菜市场 




2020年9月,一则拆迁通告让摊主们始料未及。



何志森:应该先是菜市场的管理方先发出一个通告,菜市场在一个月之后无条件拆除。因为本来这个菜市场其实它是一个违建的菜市场,所有人都知道,它违建了39年,它是占道经营。刚好它是在一个河涌的上面,所以这次拆迁,其实它也是以要把河涌复原的这样一个方式来拆,一个理由来拆菜市场。

阿正,选择离开奋斗多年的广州,回到老家西安,其他摊主也不得不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农林菜市场。按照规划,这座在地下河道上建起来的农林菜市场,将要永久性拆除。

何志森:毕竟菜市场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像一个家。虽然这个家在过去的三年,过去的两三年,其实他们经历了一次改变。应该就是他们刚刚有了一个归属感,他们刚刚有了一个家的感觉,我觉得就30多年来,因为这三年大家开始相互认识了,这个时候突然说要解散了。

东山口老居民陈国明:好像现在这么一拆,居民也挺舍不得的,加上之后我们买菜也很不方便。我在这里买排骨,我说我要一条她就砍一条给我,但是去超市,它都扎得好好的,你就没办法啦,你就只好拿一包,再一个方面,超市始终没有这种气氛,没有这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气氛。

豆腐档主祁红艳:2006年那一年到这里开档,刚进来的时候生意也很好的,生计也舍不得,还舍不得在这里生活就是说跟这里的人的情感吧,对这个市场的留念吧。

蔬菜档主吴玉珠:因为我在这里这么多年,散伙了以后都碰不到了,发两个橘子,大家都吉利,大家去外面也吉利。

何志森:当他们面临一个菜市场要拆掉的时候,他们是没得选择的。要不就去另外一个菜市场,但是去另外一个菜市场面临一个困难,就是他们的顾客群。二三十年这些顾客、街坊没有了,他们迎来了新的客户群,其实对他们打击是蛮大的。他们是靠熟人去维系他们的生意,这个很重要。



 “重见”菜市场 



豆腐档主祁红艳:我是安徽的,我16岁就来广州打工,我在广州,反反复复,辗转很多地方帮人家卖豆腐。1992年吧。那个时候90块钱一个月的时候,一年才挣1000多。当时对我家庭来说,真的是可以说很大的帮助。



来广州打拼了24年的祁红艳,靠着一个豆腐档在这座城市立足,先后把女儿和儿子抚养长大。当市场拆除后,再度怀孕的她,选择在离农林市场不远的店铺门口,租下了一个拐角,继续经营。

豆腐档主祁红艳:我都是星期一到星期五都要很早起来,我是5点钟起床,然后来到这市场这里,先把就是说早上很多来赶早集的人要买的东西,我知道他们习惯买哪一个东西,要早嘛,所以我会把那些东西先摆出来。大概摆到,我看时间差不多,大概6点半的时候我就会回去做早餐,做早餐叫我儿子起床。

豆腐档主祁红艳:叫他起了床我才又要赶着回去,什么东西给他一切都做好,然后把车子给他开好,放在那里,衣服晚上我都给他找好,放在那里的。然后把他所有的工作都做好了之后,我就会又继续出来开我的档。我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我从小经过那种很艰苦的环境,我知道生活不易,我就想等我有能力的时候,我会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优越的环境,让他们在那种好的环境中去成长。

在这条小小的街道上,一头是已经被拆除的菜市场废墟,另一头则散落着不愿离去的档主们,他们仍然选择在最靠近菜市场原址的地方,等候老主顾。但并不是每个档主都像祁红艳一样,能够再租一个摊位,他们之中的不少人选择送货上门,通过线上下单,再逐一亲自配送,继续维系着熟客。

临近中午,奔走在东山口街巷间的档主们基本送完了货,这时候,卖鸡肉的郑爱萍来到了祁红艳的豆腐档口,为了让怀孕的祁红艳能回家睡个午觉,市场拆除后,便有档主主动来给祁红艳换班,替她照看中午的生意。

豆腐档主祁红艳:我觉得有这次身孕,压力很大的,但是就是他们这些摊主,各个都帮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关怀着我,他们对我太好了,真的,他们对我太好了。

何志森:在菜市场拆迁之后他们没有离开,反而抱团取暖,相互照顾对方。所以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菜市场到底有没有“死”,到底有没有消失?它的实体空间是消失了,建构起来的社会关系,其实没有因为菜市场的消失而消失,它反而延续到城市的不同角落。

何志森:2020年的冬至,其实这个冬至,应该是美术馆应该发起一个百家宴,因为旁边是他们的菜市场已经变成了废墟,他们觉得很难受,不想过去了,说可不可以转移到家里来做一次聚会,这是第一次聚会,菜市场拆迁之后的第一次聚会。

何志森:很多摊主过来,你可以看得到大家其实还是心事重重的,因为大家都没有工作,没有着落,很多人还在街头工作,所以都还是跟之前的状态还是不一样,都很累。大家很安静,所以我觉得这种能量也是我一直想去消化的。这种能量,这种普通人,平凡人的能量,去消化的。

何志森:我觉得他们都很难离开东山口,30多年,其实他们跟东山口的关系非常强了,他们离不开那里,离不开那里的人,所以很多人舍不得离开。

豆腐档主祁红艳我就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场所,大家都有生存,大家都经过这次,更珍惜。

何志森菜市场这个项目,其实我是把这些特别普通的,从来不被建筑师关注,不被城市管理者关注的,这群人的故事呈现出来,让所有人知道,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都有故事,当你在做城市改造的时候,在做城市更新的时候,其实能不能从人的出发点开始进入。

何志森:我跟他们待了三年了,我觉得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非常有活力的个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故事。




菜市场美术馆
后续 



2020年10月19日晚,经营了39年的东山口农林肉菜市场结业清场,10月31日拆迁完毕。菜市场被拆后,摊主们不得不寻求新的落脚点,很多摊主被迫离开广州。




2020年10月18号,蔬菜档阿正决定离开广州回老家西安。离开时阿正只带了一个背包和“被偷窥美术馆”的灯牌,他说灯牌是27年来广州留给他唯一的一个礼物。



2020年12月5号,豆腐档摊主祁红艳的新档口安在了原菜市场附近的一个角落,在那她重新挂起了“豆腐美术馆”的灯牌。



2021年1月28号,鸡肉档摊主曾月香和猪肉档摊主沈素霞合开一个新档口。为了可以继续在一起工作,相互依靠,彼此关怀,她们的新档口就找在了祁红艳的豆腐档口对面



尽管农林肉菜市场已成废墟,但是通过3年的菜市场美术馆项目建立起来的联结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摊主们继续定期组织聚会,并邀请东山口街坊、工作坊学生和美术馆同事一同参与。“菜市场美术馆”仍然以新的方式延续、生长和散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



令人欣慰的是,即使菜市场被拆之后,各种政府考察团和机构接踵而来,参观和学习“菜市场美术馆”项目,希望把“菜市场美术馆”社区治理和创新理念带回到他们管理的社区中去。



2021年3月28号,成都市成华区委党校带领区相关部门一把手、街道书记主任和国有企业领导一行60多人来扉美术馆参观学习菜市场项目,并和扉美术馆馆长何志森一起交流和探讨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在菜市场美术馆项目中的深刻体现。


上一篇:保利北京公共艺术实践

下一篇:何志森 | 我们从未如此渴望过与他人发生关联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